最新資訊
新聞資訊

警惕過度喂養,害了孩子!

2019-10-10 09:25

微信圖片_20191010092757.jpg

過度喂養是指給予寶寶的營養和能量超過寶寶正常代謝的需要。多表現為身高體重增長快,比同齡寶寶“大”。過度喂養弊端多多,肥胖不等于健康!

過度喂養有哪些危害?

1、消化吸收不良

寶寶各個器官都處于一個生長發育階段,還都很稚嫩,且活動能力很有限。過度喂養、過早添加輔食,以及過量添加輔食都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,引起消化吸收不良。

2、易腦疲勞,引起大腦早衰

為消化過多的食物,消化道必然擴張,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,腦細胞會因而暫時缺血,所以吃得越多,胃腸需要血液越多,腦供血越少,對大腦危害越大。研究發現,早衰物質會因飲食過飽于飯后增加數萬倍,易致肥胖癥,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,智力偏低。

3、增加兒童肥胖的危險性

嬰兒期過度喂養會增加兒童(5~6歲)肥胖的危險性。

4、其他非傳染性疾病

過度喂養還會增加日后罹患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,如:高血壓、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、冠心病、中風等。雖然這種影響在生命的早期不會顯現,但卻已經對健康埋下了隱患?!?/span>

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?

1、看寶寶體重、身高增長速度

0-3個月的寶寶,每月體重增長達到1千克,身高增長達到4厘米左右,就說明寶寶基本吃飽了。如42天寶寶檢查時體重增長小于1千克,那就說明可能母乳不夠,需添加奶粉,也可能是喂養方法不對,需醫生指導。如果體重增長過快,就說明你可能喂多啦。

2、觀察寶寶吃奶時的反應

寶寶吃奶的有吞咽聲,吃完奶后表現的很滿足,說明寶寶吃飽了。

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吸不出來會放聲大哭,然后再用力去吸,吸了一會兒吸不出來又會哭,哭了又想再吃,始終舍不得放開乳頭,說明母乳不夠了。

3、從寶寶吃奶的時間判斷

母乳喂養的寶寶平均每吸吮2-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,如此連續約15-20分鐘一般寶寶就吃飽了。如果寶寶吃奶時間過長,有可能是寶媽奶水不足的原因。

4、看寶寶的大小便

尿液不黃,大便呈黃色軟膏狀,即說明寶寶吃飽了。

5、看寶寶的膚色

看寶寶的膚色是否健康、皮膚和肌肉是否有彈性,如果一切正常,那就說明寶寶吃的很飽且很好!

寶寶“咂嘴”是表示餓了嗎?

不一定哦!嬰兒砸嘴可能僅僅是受到刺激的原始反射、也可能是自我安撫,還有可能Ta們只是在玩游戲。同樣的道理,吃手也是,寶寶吃手不一定就是餓了。

一咂嘴就喂奶,一吃手就喂奶,容易造成過度喂養。那寶寶咂嘴表示什么呢?

1、可能是無意識的吮吸反射動作

出生頭三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咂嘴:吃飽了也咂;沒吃飽也咂。這其實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——吸吮反射。吸吮反射:是寶寶不用教就會吃奶的“天生本領”。吸吮反射不受大腦控制,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反射,該反射幫助新生兒吮吸母乳或奶粉,確保Ta們得以生存下來。

2.可能想用嘴去探索世界

吃飽睡好后,寶寶們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世界。因為寶寶能夠使用的探索器官除了耳朵就只剩小嘴巴了。

3.可能是需要自我安撫或想說話

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不久,寶寶總是有點小孤單、小害怕,這時候的吮吸能夠幫助Ta們安撫自己。另外,在小嬰兒還沒有掌握發音技能之前,Ta們可能也會咂巴小嘴和媽媽說話聊天。

喂養注意事項!

1、一定要按照奶粉沖調比例沖調,1勺奶粉指的是1平勺而不要冒尖。

2、一次奶量沒吃完,爸媽們不要千方百計讓寶寶把剩余的奶喝下去。

3、不要過早添加輔食,沒有特殊情況,要滿6月齡(出生180天)再添加輔食。

4、一定讓寶寶多活動,活動是要消耗能量的。

如果寶寶長期攝入的較多,但沒有影響到胃腸道功能,則可能會導致能量過?!,F如今,過度喂養在寶寶里越來越普遍,尤其是人工喂養的寶寶。因此爸媽們的養育行為特別重要,科學的喂養行為會讓孩子受益終生。